Other interesting/ ML MAP Bayesian: https://engineering.purdue.edu/kak/Tutorials/
Gibbs Motif finding: http://www.cs.cmu.edu/~ckingsf/bioinfo-lectures/gibbs.pdf
原文链接:百度贴吧 http://tieba.baidu.com/p/1681867134
前天一个应用数学专业的朋友问我一个问题。这种类型的问题在工程上叫做求解反问题(inverse problem)。这种问题在他们看来是非常麻烦的。但是作为一个学统计的人而言,这种问题是再常见不过的了。也许是不同学科对问题的理解不同吧。我这里就引用这个例子介绍一下统计学的基本思想以及MCMC算法。
Gibbs Motif finding: http://www.cs.cmu.edu/~ckingsf/bioinfo-lectures/gibbs.pdf
原文链接:百度贴吧 http://tieba.baidu.com/p/1681867134
前天一个应用数学专业的朋友问我一个问题。这种类型的问题在工程上叫做求解反问题(inverse problem)。这种问题在他们看来是非常麻烦的。但是作为一个学统计的人而言,这种问题是再常见不过的了。也许是不同学科对问题的理解不同吧。我这里就引用这个例子介绍一下统计学的基本思想以及MCMC算法。
原始问题是这样的,有一个正问题,背景似乎是研究岩石断层什么的:
幻灯片中的等式成立(由相关物理知识决定),称为forward problem。其中theta和phi是可以控制的量,称为输入。左侧的量称为输出,因此是输入量的函数。问题是:有颜色的参数是未知的。
幻灯片中的等式成立(由相关物理知识决定),称为forward problem。其中theta和phi是可以控制的量,称为输入。左侧的量称为输出,因此是输入量的函数。问题是:有颜色的参数是未知的。
我们需要通过一组输入和输出的数据来估计参数,这样的问题称为反问题。从统计学角度上看,这个问题属于参数估计问题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、统计学/贝叶斯统计
我们首先要用统计语言重新描述这个问题:
假设我们有n次试验,对应于theta和phi的不同组合。我们将第i次试验表述为
其中epsilon_i是第i次实验的随机误差。
假定epsilon_i服从独立同分布的正态分布。不妨假设正态分布的均值为0,因为如果不为0均值也可以被截距项A吸收掉。设正态分布方差为sigma^2,未知。
统计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称为似然函数(likelihood function),它是观测到的量的概率分布。这里我们观测到R,所以就要写出R的联合概率分布。注意到R_i也是独立的正态分布,因此联合概率密度为
由于概率密度要满足积分为1的正则性条件。因此统计上常常省略密度前面的常数项,然后用正比于表示所缺常数由正则性条件确定。
其中epsilon_i是第i次实验的随机误差。
假定epsilon_i服从独立同分布的正态分布。不妨假设正态分布的均值为0,因为如果不为0均值也可以被截距项A吸收掉。设正态分布方差为sigma^2,未知。
统计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称为似然函数(likelihood function),它是观测到的量的概率分布。这里我们观测到R,所以就要写出R的联合概率分布。注意到R_i也是独立的正态分布,因此联合概率密度为
由于概率密度要满足积分为1的正则性条件。因此统计上常常省略密度前面的常数项,然后用正比于表示所缺常数由正则性条件确定。
然后我们这里应用贝叶斯统计的观点,认为参数也是有一定分布的。这是因为在样本量有限的情况下参数没办法准确确定,因此用一个分布来描述是合理的。假设我们给所有参数赋予无信息先验,根据贝叶斯公式,就得到后验密度
贝叶斯统计认为参数的一切信息都包含在后验分布当中。于是我们只要研究这个后验密度函数就可以了。
然而不幸的是,这个后验密度有5维,而且还不知道前面的归一化常数,因此没办法直观把握。于是贝叶斯统计中有了一个重要的边缘化的思想:考虑每个参数的边缘分布,即将其他参数积分掉。尽管贝叶斯统计历史悠久,这个边缘化思想却是近30年来随着Markov Chain Monte Carlo (MCMC)的兴起才开始出现的。
简单地说,就是通过计算形如:
的式子求出每个参数的边缘分布,然后统计推断就结束了。
贝叶斯统计认为参数的一切信息都包含在后验分布当中。于是我们只要研究这个后验密度函数就可以了。
然而不幸的是,这个后验密度有5维,而且还不知道前面的归一化常数,因此没办法直观把握。于是贝叶斯统计中有了一个重要的边缘化的思想:考虑每个参数的边缘分布,即将其他参数积分掉。尽管贝叶斯统计历史悠久,这个边缘化思想却是近30年来随着Markov Chain Monte Carlo (MCMC)的兴起才开始出现的。
简单地说,就是通过计算形如:
的式子求出每个参数的边缘分布,然后统计推断就结束了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*边缘分布(对除theta外其他变量的积分,从而消除其他变量影响)
在介绍MCMC算法之前。我们先讲一下计算这个边缘分布的难点。第一个难点是归一化常数不知道,第二个则是高维数值积分本身的困难。
因为这两个困难,目前认为最有效的算法是Monte Carlo算法。算法的基本思想是,产生服从后验分布的样本,设想如果我们能够产生服从P(A,B_1,B_2,\phi,\sigma^2|R)的样本,那么它的第一维就服从P(A|R),依此类推。如果我能产生N个样本,N足够大,我们就可以用样本的边缘分布近似总体的边缘分布,也就是说,取出样本的第一维,就可以得到A的近似后验分布。因此问题转化为了已知密度函数(缺归一化常数)的抽样问题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2、MCMC算法
MCMC不是一个算法,而是一类算法的总称。从数学上讲,算法的思想是产生一个Markov Chain,以目标分布为平稳分布。根据Markov Chain的理论,一个Markov Chain从任意初值出发,都会收敛到其平稳分布(如果存在)。注意这个收敛是依分布的。换句话说,如果我模拟了一条这样的马尔科夫链,去除掉前面一部分样本之后,就可以认为后面的样本来自于平稳分布。这样上面所述的抽样问题就解决了。
MCMC与传统的独立抽样的关键区别在于:抽样的结果是相关的。理论上这对最终结果没有影响(数学上称为遍历理论)。然而实际上仍然有一系列的问题。其中最主要的是收敛诊断问题。和传统算法不同,MCMC的结果无法直接看出是否收敛。因此有的人认为使用MCMC需要慎重。但是根据我的经验,MCMC的表现基本还是可以相信的。
MCMC与传统的独立抽样的关键区别在于:抽样的结果是相关的。理论上这对最终结果没有影响(数学上称为遍历理论)。然而实际上仍然有一系列的问题。其中最主要的是收敛诊断问题。和传统算法不同,MCMC的结果无法直接看出是否收敛。因此有的人认为使用MCMC需要慎重。但是根据我的经验,MCMC的表现基本还是可以相信的。
2.1、Metropolis算法
史上第一个MCMC算法诞生于1942年,现在称为Metropolis算法。
这个算法首先要求一个状态空间上的对称转移函数。即设x,y是状态空间上任意两点,则从x转移到y的概率和从y转移到x的概率相等。
Metropolis算法描述如下:
设x是上一次的状态,通过对称转移函数得到新状态x',然后抽取随机变量U服从(0,1)上的均与分布,如果
1)U<=q(x')/q(x),则markov chain转移到x';
2)U>q(x')/q(x),则markov chain保持不变,仍为x,
其中q是抽样的目标的分布。
容易证明这样构造的markov chain以q为平稳分布。
这个算法有一个推广,称为Hasting's Generalization。如果转移函数不是对称的,只需要将q(x')/q(x)改为{q(x')p(x'->x)}/{q(x)p(x->x')},其中p(x'->x)是从x'转移到x的概率。
2.2、Gibbs抽样
Metropolis是一个包打天下的算法。但是和其他一切适用范围广的算法一样,这个算法收敛是很慢的。统计中最常见的MCMC算法称为Gibbs抽样,它可以看做是一种特殊的Metropolis算法。
Metropolis算法的主要问题,是算法效率严重依赖于转移函数的选取。如果选得不好,算法表现会很差。Gibbs抽样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,但是它要求被抽样的函数具有一定的形式。Gibbs抽样主要针对高维抽样问题。这种问题如果直接用Metropolis会变得很难。Gibbs抽样的想法是:既然n维抽样很难,我们就把他化成n个一维的抽样。
Metropolis算法的主要问题,是算法效率严重依赖于转移函数的选取。如果选得不好,算法表现会很差。Gibbs抽样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,但是它要求被抽样的函数具有一定的形式。Gibbs抽样主要针对高维抽样问题。这种问题如果直接用Metropolis会变得很难。Gibbs抽样的想法是:既然n维抽样很难,我们就把他化成n个一维的抽样。
这里为了简单起见,我们举一个二维的例子,更高的维度可以直接推广:
设目标分布为q(x,y),我们取初值(x_0,y_0),Gibbs抽样一次迭代为
1)抽取x_1服从q(x|y_0),
2)抽取y_1服从q(y|x_1),
这样就得到了(x_1,y_1)。一直重复下去就得到需要的链。
很显然这个算法要求两个条件分布q(x|y)和q(y|x)具有简单的形式,否则这两个一维抽样也是不可以实现的。当然如果一维抽样不能直接实现,还可以通过嵌入Metropolis算法,用一个接受/拒绝的过程代替直接从条件分布中抽样。
和Metropolis算法相比Gibbs抽样少了拒绝的步骤,这是一般情况下Gibbs抽样效果更好的原因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在介绍了两种基本算法之后,我们回到原来的问题。由于这个问题是多维的,我们首先考虑Gibbs抽样。
I、让我们来看看每个参数的条件分布是什么:
1、首先,A在给定B_1,B_2,phi,sigma^2下的分布是什么呢?
答案是正态分布,因为分布的形式为exp{-“A的二次函数”},这是正态分布的核(回顾一下我们看分布的时候是不关心前面的常数系数的,所以看到这样的函数形式,就可以确定它是正态分布了)。事实上,(A,B_1,B_2)这个三维向量在给定phi和sigma^2的条件下服从联合正态分布(核的形式为exp{-“A,B_1,B_2的二次型”})。经过配方(由矩阵运算可以迅速得到),可以算出这个正态分布的均值和协方差矩阵。
2、然后,sigma^2在给定A,B_1,B_2,phi下是什么分布呢?
我们注意到如果把sigma^2换成1/sigma^2就具有gamma分布的形式。所以这个分布被称为inverse gamma分布。
3、最后我们来看phi在给定A,B_1,B_2,sigma^2下的分布。
这里补充一下:原始物理问题有个约束条件,phi取值于0°到45°之间。非常不幸的是,phi的分布不属于任何已知的分布类型。因此对于phi的抽样我们只能借助metropolis算法来实现了。
当然这里要怎么选取转移函数也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。但是我考虑到phi的取值范围比较小,就使用一种最笨的抽样方式来解决了。
我使用独立的[0°,45°]的均匀分布作为转移。也就是说,不管上一次的结果是什么,下一次的新值都从这个均匀分布中独立的产生。这个转移函数显然是对称的。然后用metropolis定义的概率进行接受或拒绝就行了。这个转移函数的缺点是不能利用上次成功的经验,但是优点是两个点之间相关性会减小(如果接受)。由于这个问题本身的困难程度不大,只要抽样的次数足够多(如抽10W次),就可以比较精确得得到后验分布了。
当然这里要怎么选取转移函数也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。但是我考虑到phi的取值范围比较小,就使用一种最笨的抽样方式来解决了。
我使用独立的[0°,45°]的均匀分布作为转移。也就是说,不管上一次的结果是什么,下一次的新值都从这个均匀分布中独立的产生。这个转移函数显然是对称的。然后用metropolis定义的概率进行接受或拒绝就行了。这个转移函数的缺点是不能利用上次成功的经验,但是优点是两个点之间相关性会减小(如果接受)。由于这个问题本身的困难程度不大,只要抽样的次数足够多(如抽10W次),就可以比较精确得得到后验分布了。
II、再讲一下抽样完毕以后如何做分析:
首先要砍掉前面没有达到平稳的点,称为burn-in。对于这种简单问题砍掉5000个点已经绰绰有余了。然后对于剩下的点,一维维的画直方图,或者做密度估计,都可以。一维问题总是很容易处理的,通过画图你一定会对你感兴趣的参数获得认识了。
END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讨论-------------------
1、请问 怎么证明这个算法的正确性 比如说 他的不可约 平稳分布和极限分布是否相同等等
一个Markov chain收敛条件是不可约、非周期、正常返。这三个条件是容易成立的(只要模型可识别)。至于极限分布是不是想要的分布,只要验证目标分布是这个迭代算法的不动点就行了。对于大多数的问题这种验证都是平凡的,因此在统计文献中一般都省略此步骤。
2、在运用了MCMC后,你文中最后得到的结果应该是待估计参数的边缘后验分布吧,但实际运用中需要估计参数的确切值,这个确切的值是多少?比如A1的值估计出来为多少?
贝叶斯统计认为,参数的所有信息都包含在后验分布当中。同时,通过有限的样本是无法准确估计参数的,因此用后验分布来表示参数的不确定性。
如果需要点估计,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后验均值或众数(posterior mode)。但是这样的方法会忽略参数的不确定性。因此我建议在后续计算中选用可以保留这种不确定性的方法。最近应用数学中有个很火的领域叫uncertainty quantification,与此相关。
如果需要点估计,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后验均值或众数(posterior mode)。但是这样的方法会忽略参数的不确定性。因此我建议在后续计算中选用可以保留这种不确定性的方法。最近应用数学中有个很火的领域叫uncertainty quantification,与此相关。
................
—————MCMC资源————原文链接:http://asc.2dark.org/node/18
google:MCMC tutorial
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Markov_chain_Monte_Carlo
http://www.soe.ucsc.edu/classes/cmps290c/Winter06/paps/mcmc.pdf
http://public.lanl.gov/kmh/talks/maxent00b.pdf
http://www.soe.ucsc.edu/classes/cmps290c/Winter06/paps/mcmc.pdf
http://public.lanl.gov/kmh/talks/maxent00b.pdf
MCMC preprint service:
http://www.statslab.cam.ac.uk/~mcmc/
http://www.statslab.cam.ac.uk/~mcmc/
David MacKay's book(electronic version availiable):
http://www.inference.phy.cam.ac.uk/mackay/itila/
http://www.inference.phy.cam.ac.uk/mackay/itila/
Review by Adrew Liddle:
Statistical methods for cosmological parameter selection and estimation
Statistical methods for cosmological parameter selection and estimation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